top of page

囡囝自语 | 舌尖上的中国——古法榨油

  • 作家相片: backpackmonks
    backpackmonks
  • 2015年5月18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春天的中国,只要被油菜田覆盖的农地,就会开出满山满谷的黄色油菜花,远处一看,浑然天成,和乡间村落合二为一,和谐宁静。

位于安徽省的婺源,清明时节就是这样一派景致,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。我造访这个村落时是八月盛夏,油菜花田的浪漫情怀不复存在,群山环绕下的只有油绿的农耕田地和在河里洗澡杀鱼的村民。

一到那里,路上没几个人,炎热的徽式巷弄里只有我俩乱转,不知怎地有种诡异感。途经这间矮小的房子,也只是匆匆一瞥:怎么都人去楼空?怪哉怪哉。

四年后的今天,一样是炎热的下午,我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舌尖上的中国2。画面里是似曾相识的榨油坊,几位精壮的男子光着膀子全身挥汗如雨,运着100公斤重的撞锤,敲打木楔子,将坯饼里的 菜籽逼出油脂。连续三个小时的舞动,伴随扭曲的面容和吆喝,一滴滴榨出新鲜菜籽油。

菜籽油虽然不易储存、烹煮时烟大,但千年的餐桌历史中,贯穿了整个长江流域。在北京生活时,最常吃的四川红油,竟也是由菜籽油制作而来。

旅途时的不起眼角落,在多年后偶然重温,方知其背后的故事流转,至于当年途经榨油坊时为何空无一人,也只因为油菜花清明盛开,6月开榨,想必到8月份早已完成作业,榨油坊已然回归平静,期待来年的丰盛收成。

(图1摄于11年盛夏婺源,其余图片均摘自网络《舌尖上的中国2》)

312508_10150339106293673_1915113860_n_副本.jpg

榨油坊建在比路面低矮的平地,又小又不起眼。

Img398656470.jpg

采收下来的菜籽经过五天在阳光下曝晒,菜壳干燥变脆,容易脱离。而后进行翻炒,降低蛋白质对油脂的吸附力,使之后的榨油更容易。

6765b8fcgw1efrspsc1fnj20lr0g3tbj.jpg

这样的榨油技艺在追求效率的今天,已经面临失传。

Img398656483.jpg

坯饼内的油籽等待被撞击挤压后释放出纯净沁香的菜油。

jttksC90eXp.jpg

挥动100公斤的锤子,不断敲击木锥子,榨出的不仅是菜油,还有工人们的滴滴汗水。

6765b8fcgw1efrspp0pl4j20p10hbdjt.jpg

古法榨油是前人的智慧传承。然而节目推出后这样的榨油法却被批评为落后、保质期短,还可能产生致癌物。

61e7f4aatw1efvkoqgxzej20sg0g00uj.jpg

金黄的菜籽油是大山的礼物,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。然,远离食材的城市人不会知道滴滴菜油背后,由多少汗水组成。

20140430203347454.jpg

菜籽油摇身一变,成了四川菜中不可或缺的红油。

 
 
 

Kommentarer


作者简介

郑凤云

爱动物爱自然爱地球爱旅行。有个很好的旅伴。心愿就是看世界爱世界。

08年到长白云的故乡打打工度度假。

09年到中国帝都当人肉空气过滤器。

10年一不小心出版《囧样纽西兰》。

12年任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实习生。

13年再次回到纽西兰“打工”+“度假”。

14终于回到祖国怀抱重新认识家乡。

目前是全职文字工作者。俗称键人。

FB粉丝团
最新文章:
所有文章
标签:
囧样纽西兰2 Video:

纽西兰打工度假分享会

槟城场 03.05.2015 (点击查看相册)

  • Facebook App Icon
  • 10801590_933139676715578_5712908470908008879_n.jpg
  • 61551_102559616474607_89423_n.jpg

© 2023 by BackpackMonks. Proudly created with Wix.com

bottom of page